轻钙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有哪些?
分类:行业认知 发布时间:2025-05-25 浏览量:64
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,轻钙作为一种重要的添加物,对食用菌的生长起着多方面的促进作用,以下是在食用菌栽培中轻钙的一些具体应用方法:
一、基础基质的配制
不同的食用菌对基质的要求不同,但通常会选用木屑、麦麸、石膏等作为基础材料,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。例如,在香菇栽培中,基础基质可按木屑80-85份、麦麸8-20份、石膏1-3份的比例进行配制。
二、轻钙的添加
确定添加比例 :轻钙在食用菌基质中的添加量一般为基质总量的0.3%-3%。具体比例因食用菌种类和基质配方而异。如在香菇菌棒制作中,轻钙的添加量可为基质质量的0.3%-0.5%。
搅拌混合 :将确定好比例的轻钙加入基础基质中,进行充分的机械搅拌,确保轻钙均匀分布在基质中,以保证食用菌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均衡和环境稳定。
三、装袋与灭菌
装袋 :将混合均匀的轻钙基质通过自动装包机装入培养袋中,每袋重量一般控制在2-3kg。
灭菌 :装袋完成后,需对培养袋进行灭菌处理。通常采用高温灭菌法,如在118℃下灭菌240分钟,以杀灭基质中的有害微生物,为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创造无菌环境。
四、冷却与接种
冷却 :灭菌后的培养袋需冷却至28℃以下,以避免高温对接种的影响。
接种 :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接种操作,一般在培养袋上打3-6个直径为2-3cm的孔,每个孔中注入15-30毫升液体菌种,然后再注入5-8克固体菌种。
五、培养与管理
菌丝培养 :将接种后的培养袋放入培养房中进行菌丝培养,保持培养房温度在22-25℃左右,培养20-30天,待菌丝长满菌袋。
刺孔通气 :菌丝长满菌袋后,进行周身刺孔,以增加袋内氧气供应,促进菌丝的进一步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。每排刺8-12个孔,孔径5-8mm,刺孔深度2-6cm,共刺7-10排。
转色培养 :在适宜的光照(80-120lx)和温度(22℃)条件下进行转色培养,同时控制培养车间二氧化碳浓度小于4000ppm,直至菌棒的pH值达到3.8-4.0,含水量为61%-63%,菌龄达到70-80天,即可出库进行后续的出菇管理。
六、注意事项
准确控制添加量 :轻钙添加量不足,可能无法充分发挥其对食用菌生长的促进作用;而添加过量则可能导致基质pH值过高,抑制菌丝生长,甚至造成菌丝死亡。因此,要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和基质配方,精确控制轻钙的添加量。
选择合适规格的轻钙 :轻钙的细度通常选择40-100目,这样的细度更有利于食用菌的吸收和利用。同时,要确保轻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,避免含有杂质和有害物质。
结合其他管理措施 :轻钙的应用只是食用菌栽培管理的一部分,还需要与其他管理措施相结合,如适宜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和通风条件的控制,以及适时的病虫害防治等,才能实现食用菌的优质高产。